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”
这里讲的红薯县官,实有其人其事,是一位被老大众称颂的父母官。
传说康熙二十年夏天,湖南平江遭受了特大干旱,赤日炎炎,天焦地枯,泪罗江八八六十四道弯,干了七七四十九道滩。两岸的稻田开了千条万线一指宽的口。田里秧苗就像火烧过了相同,眼看收稻子无望了。农民们心里如滚油煎。稻谷无收,莫说店主的租谷无法交,就连自家性命也保不住啊。
这时,一位头戴乌纱帽,身着青官袍的官员骑着巨大的红鬃马,来到了村边。他就是刚就任的平江县知县谢仲坑,年纪五十开外。谢知县看着龟裂的田野,又眺望干枯的山坡,忙从立刻跳下来,问农民:“秧苗没救了,你们打算咋办?改种点其他庄稼吗?”
“现已五黄六月了,还有么子可种的啊!”农民叹着气说。
“不是可以种秋薯吗?”谢知县又说道。
“嘛子秋薯?咱们这里从没听说过。”农民不解地问。
知县解释道:“秋薯是秋季种的薯。这薯不怕旱,田里土里都可以种。一年可以种两季,春季种的大一些,一亩可收四、五千斤,秋季种的小些,一亩也可收二、三千斤。”
农民听了忙问:“老爷,这薯种哪里有呀?要是能引到咱们这里该多好啊!大众就可度过歉岁了!”
没等谢知县回话,一个衙吏皱着眉头说:“难哪,那薯种远着呢,在几千里外的瓯粤(今广东)那边,去过好些人了,人命送了好几条,都没引得进来。”
这晚,谢知县曲折难寐,他的太太轻声问道:“官人在想什么呀?”
“民以食为天,我不能眼看着大众挨饿。”
太太道:“天大由天呀,官人总不能搬个石头打天吧?”
“天灾,纵然不能投石打天,但人毕竟仍是有办法的。只要把广东的薯种引过来了,天遭灾也不怕了。请夫人为我收拾行装,我想明天就动身去广东,必定设法把薯种带回来。”
“我不让你去,我不让你去!”太太的眼睛红了,眼泪夺眶而出,“那个鬼门关,你怎样过得去?好些人为引薯种,都在那里送了命!”
“不必惊慌,那里是我的老家,我自有办法。你宽心等着我吧!”谢知县说。
第二天清早,他带了一个侍从,骑上他那匹红鬃马出发了。谢知县日夜兼程,风餐露宿,到了老家广东肇庆府。垂暮的父母看着多年未归的儿子,欢欣鼓舞,正要与儿子谈谈家常,儿子却要在当天就去乡间买薯种。父亲不解地问:“你在外面做官,来这里买薯种干什么?”
“带回去种,好给老大众度歉岁。”
父亲告知他:“官府早已明文规定,禁止薯种出关,违者满门抄斩。”
怎样办呢?谢知县整天愁眉苦脸。正在这时,他的马病倒了,肚子鼓胀得像磨盘大。请来兽医,那兽医说是大肠阻塞了,便戴上一双皮手套,手从肛门内伸进去,把粪渣一坨坨掏了出来,马总算好了。这时,谢知县眉头舒展开了,对,把薯种塞进马肛门里。
为了防止马拉大便,把红薯拉出来,谢知县就让马饿了几天,直到马儿肚子屑尽了。在乡间买了一担薯种,从中挑选了十几只最好的。这晚上,他和侍从把马牵到密室内,把马的四蹄绑了放倒,将那十几只圆又长的薯种,涂上茶油,一只只塞进马的肛门内。那马痛得直甩蹄子,宣布一阵阵慘叫。
谢知县拜辞父母,牵着马往回走,走呀走,走得腰酸背胀腿发软,脚掌打起了豆粒大的血泡。侍从劝他上马骑一会,可他看着马那痛苦的样子,摇摇头,摘来柑刺把泡挑开,咬着牙又往前走。炎天酷暑,他热得喘不过气来,中暑昏倒了。侍从请来轿夫抬了他一程,可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,却怎样也不坐轿了。
侍从劝他道:“老爷,你走不动了,坐轿好提前赶到呀!”
谢知县却说:“带来的银两快用光了,哪来银两付轿夫呀!”
侍从小声说:“还有呢。”
谢知县说:“要留着急时用哪!”他辞退了轿夫,又艰难地往前走去。
总算走到关上了。此时,守关的将士一个个像如狼似虎般的,查得那个细心,只差肚子没翻出来。
一个旗牌官的眼睛鼓得铜钱大,翻过马鞍之后,直勾勾地望着马屁股。那马的肛门一翕一张地动着,就要拉大便了。谢知县的心快跳到喉咙口,他情急生智,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一绽银子,叮当落在地下,便纵身上马,挥起手中鞭子,猛抽一鞭,红鬃马地奔出了关。旗牌官望着远去的马,急忙弯腰捡起地上的白银,装进腰包里也随就它去了。
谢知县过关之后,到了湖南地界。他急忙把马牵到客栈的马房,请人帮忙,把马的四脚绑在木桩上,他亲手去掏薯种。费了好大的劲,总算从肛门内掏出了两只薯。但是,还有几只,怎样也掏不到。如何办?侍从说给马多喂点草料,让它屙出来。谢知县说要不得。他怕捱久了时日,薯在马肚子里发胀、霉变。
考虑一再,他决定剖腹取种。当侍从预备杀马的时候,谢知县眼眶湿润了,泪水掉在马身上。这马跟了他十八年了,他真不狠心杀它,但灾民们那焦虑的面孔浮现在他眼前,毅然叫侍从赶快动手,杀马取薯。
谢知县伤心地叫侍从买来木板将马葬在山丘上,自己徒步回到平江。他将五只薯种种在园中,勤劳培植,有三只发了芽,育出了一小畦薯苗。他又亲手教农民移栽、作垅、培土、翻藤,终子长出了壮实的薯秧。继而,一传十,十传百,由三蔸薯变成了三十蔸,三百蔸,三千蔸……
绿莹莹的薯苗布满田垅山坡,甜津津的秋薯堆满田头地角,农民们以薯当粮,度过了饥荒。从此,平江有了红薯,整个湖南有了红薯。人们手捧红薯,前去县衙门拜谢知县。但是,怎样也找不到谢知县。人们打听着,不由得一个个泪湿青衫。
本来,谢知县被奸臣诬告,说他“笼络人心,图谋不轨”,被皇帝削职,流放关外。平江老大众自动集资修起了红薯老爷庙,还给谢知县塑了金像,每逢红薯收成季节,老大众总要捧着一大碗煮熟的红薯前去祭奠。